新聞中心
您現(xiàn)在所在的位置:首頁 > 新聞中心 > 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國酒文化?
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國酒文化?
來源:http://www.www.hzzqhd.com/ 作者:武漢科銳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
酒文化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,但也只有符合相應的要求,才能被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中國酒文化。來源:http://www.www.hzzqhd.com/ 作者:武漢科銳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
酒,大家都知道是喝的,屬于物質的東西,但它又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緊密相連。這種特殊的聯(lián)系,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酒文化。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里,酒文化幾乎滲透到了政治、經(jīng)濟、教育、生活、藝術和文學等各個方面。
01 酒文化與政治
古時候有本書叫《左傳》,里面說:“國家的大事,就是祭祀和打仗。”祭祀祖先,是咱們中國人一直以來的傳統(tǒng)。在重要的節(jié)日里,人們都會祭祀祖先,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和尊重。酒,就是祭祀時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。祭祀時,酒作為好東西,要先獻給神靈和祖先。還有本叫《周禮》的書,對祭祀用酒有詳細的規(guī)定。
打仗,關系到部落或國家的生死存亡。出征前,要喝酒壯膽;勝利歸來,也要喝酒慶祝。由此可見,酒和國家大事關系緊密。
但是,酒喝多了容易讓人上癮,失去控制,惹事生非,甚至傷身敗體。所以,喝酒不僅僅是個人的事,還是社會行為。特別是貴族如果沉迷酒鄉(xiāng),就成了大問題。歷史上,還有國君因為喝酒誤國,導致亡國。為了維護統(tǒng)治,統(tǒng)治者們不得不制定嚴格的酒的管理制度,有的還禁酒。
《戰(zhàn)國策》里有個故事,說有個女帝讓儀狄釀酒,酒很美味,獻給了大禹,大禹喝了覺得很好喝,但之后就疏遠了儀狄,不再喝這種好酒,還說以后會有國君因為酒亡國。結果大禹的話應驗了,夏商兩代的末代國君都是因為喝酒誤國。西周統(tǒng)治者吸取教訓,周公制定了中國最早的禁酒令《酒誥》,認為酒是喪德亡國的根源。
02 酒文化與教育
在古代酒宴上,有很多禮儀和禮節(jié),有些還保留到了現(xiàn)在。比如,很多地方待客或聚會時,要先一起喝三杯;晚輩或下級敬酒時,酒杯要低于對方,表示尊重;還有,新上的菜要先轉到主位。這些禮儀雖然不成文,但力量很大,能影響人的思維和行為,起到教育作用。酒桌上的長幼有序、尊老愛幼、以敬為禮、謙和禮讓,既體現(xiàn)了中國文化,又強化了中國文化。
中國是禮儀之邦,禮在社會生活中很重要。禮不僅是等級秩序的標志,還是為人處世、人際交往的行為規(guī)范。中國的禮其實已經(jīng)成了一種不成文的道德規(guī)范,具有國家管理功能,體現(xiàn)在社會的各個方面。酒文化反映了現(xiàn)實社會的道德風尚和文化規(guī)則,傳播的不僅是禮,還有通過禮傳播的“德”。中國酒文化既體現(xiàn)了“德”,又傳播了“德”。從某種意義上說,中國酒已經(jīng)成了中國人道德、思想、文化的獨特載體。“德”和“禮”是儒家哲學的核心,自然萬物的運行規(guī)則為“道”,人類社會的運行規(guī)則為“德”,孔子把“德”的推行具體化為“禮”,這是一脈相承的儒家哲學,也是中國酒文化的“基因”。
03 酒文化與社會生活
隨著社會和釀酒業(yè)的發(fā)展,酒逐漸進入了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,形成了系統(tǒng)的酒風俗習慣。
在中國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,酒和民風民俗緊密相連。比如,農事節(jié)慶、婚喪嫁娶、生日壽慶、慶功祭奠、迎送賓客等民俗活動,都離不開酒。農事節(jié)慶時,人們借酒緬懷先祖,寄托豐收的愿望;村里聚會時,酒的興奮和親和作用讓鄰里間的氣氛更加歡樂融洽。婚禮上,喜慶的婚宴充滿了民間特有的歡樂。喪葬時,酒表達后人的忠孝之心;生日壽慶時,酒增添人生的樂趣;親友相聚時,酒敘說手足之情。
總之,沒有酒,民俗活動就少了味道,悲喜情感就無處寄托。

來源:酩閱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。






鄂公網(wǎng)安備 42011102001131號
